第十二章 張無忌統治的終結和朱元璋的崛起(1358) (1)
關燈
小
中
大
當張無忌在東海從事秘密的冒險活動時,他的主要副手楊逍和韋一笑已經在潁州建立了明教的新司令部。
這裏位於中國腹地,是韓山童和劉福通在之前的起義中奪取的根據地。
在西南,徐壽輝已經攻占了兩湖的大部分地區,並向廣西、江西、貴州等地區挺進;在東南,濠州的朱元璋已經攻占了安徽大部,正在進攻長江上的大城市集慶——這裏很快將成為明教的下一個中心以及未來明帝國的首都南京。
在北方,劉福通攻占了古老的宋朝首都汴梁,並雄心勃勃地在三個方向上發動了對大都的北伐。
似乎在一夜之間,整個元帝國已經被紅色的火焰所吞沒。
但在長江下游地區,情況則比較覆雜。
在40-50年代天鷹教長期的萎縮後,海沙派和巨鯨幫相繼興起,並奪取了大片的地區。
在天鷹教的精英組成護教軍團開赴中亞後,天鷹教對這裏的霸權地位已經完全被顛覆;趁機崛起的是海沙派的張士誠和巨鯨幫的方國珍兩大勢力。
張士誠本來是海沙派的一個地方頭目,他和他的弟弟張士德擅自在蘇北發動起義後,又刺殺了掌門人元秋(元廣波的兒子),然後自任掌門。
在1358年初,他占領了江蘇的大部分地區,控制了南北漕運的主要通道,並在高郵戰役中擊敗了元朝大軍,這一帶高度發達的經濟為他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持。
他將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蘇州作為他的首都,並覬覦著浙江的大片沃土;方國珍是巨鯨幫前幫主麥鯨的養子,在養父被謝遜殺死後,他在一些長老的支持下逐步掌握了幫中的大權,成為新幫主後,他依賴強大的海軍控制了浙江和福建沿海。
由於養父之死,方國珍對明教的仇恨遠遠超過對蒙古人。
他曾經親自率幫眾攻占了光明頂,然而不久就被明教所擊退。
在失敗後,由於懼怕明教的報覆,他公開向元帝國投誠,一度升任江浙行省左丞相一職。
隨著起義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明教甚至反明教勢力投身到這一收益和風險同樣巨大的冒險事業中來。
明教在深受鼓舞的同時,也感到其中的巨大隱患。
為了牢牢確立明教對反元事業的主導權,作為教主的張無忌應該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然而此時卻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裏。
教主失蹤,甚至已經被元軍擒殺的謠言,一開始雖然只是作為可笑的無稽之談,但很快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猜疑。
1357年底,毛貴率領的明教北伐軍在距大都僅幾十公裏的柳林(今北京通縣)被元軍擊潰,讓明教徒們的士氣愈加低落。
楊逍和他的同僚們不得不鋌而走險:為了安定軍心,1358年初,他們讓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假扮成張無忌,在潁州城樓上舉行閱兵。
這個計策十分成功,將士們無法看清教主的臉,也不用和他進一步接觸。
隨後,他們宣布教主返回光明頂巡視,從而平息了謠言。
這一事件或許是後來朱元璋所篡改的史書中將韓林兒當成明教教主的緣由。
面對明教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所取得的一系列軍事勝利,大多數江湖勢力都采取了審慎的觀望態度。
他們看到,這個昔日的敵人已經掌握了遠遠超出江湖世界所能控制的力量,而具備了新帝國雛形。
並且在萬安寺戰役前後,明教也伸給了江湖主流勢力以和解的橄欖枝,讓他們至少能夠保持中立,甚至予以有限支持。
唯一突出的例外是丐幫,顯然,明教在底層民眾中的迅速發展首先和最大地損害了它的利益。
在各個中國城市,當丐幫的地方幹部向自己所管轄的乞丐收取日常費用時,卻一再發現他們戴上了紅色的頭巾,舉起了火焰的旗幟,投身於明尊的保護下,這理所當然激起了他們的嫉妒和憎恨。
對丐幫上層來說,明教所描繪出的推翻異族統治的前景對他們並非沒有吸引力,但一個異教的皇帝卻遠比一個異族的皇帝更為可怕。
在他們看來,洪七公和黃蓉的繼承者比來自西方的魔鬼更有資格坐在未來中華帝國的皇位上。
正是這一心態為成昆和陳友諒所利用。
目前,丐幫是他們反抗明教的最後底牌。
不過,他們很快找到了一個新的盟友:宋青書。
此人在歷史上一向被描繪為為了周芷若的美貌而背叛師門的變節者。
這一指控毫無根據。
在很大程度上,宋青書不過是武當派內鬥的犧牲品。
他和張無忌的矛盾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他們的父親對武當派繼承人地位的爭奪。
而八年前,也正是在宋遠橋的排擠下,張無忌才被迫離開武當。
當張無忌返回武當之後,立即成為了張三豐所發明的高級武術太極拳和太極劍的傳人,宋遠橋父子不得不為自己的地位擔心。
宋青書立即想到了反對明教最為堅決的峨嵋派的外援,如果能夠和峨嵋派新任掌門周芷若締結婚姻,將大大有利於他鞏固在武當的接班人地位。
當宋青書發現峨嵋派正在天津活動時,他就在晚上秘密潛入她們的住處找周芷若會談。
然而如我們所知,周芷若此刻已經被黛綺絲擄走,宋青書只找到了代理掌門的丁敏君——一個四十五歲的老處女。
丁敏君正在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擔心,立刻同意了宋青書提出的反明教聯盟。
但由於她的年齡太大,和宋青書正式結婚是不可能的,因此她退而求其次,甘願委身為宋青書的情婦。
可能出於峨嵋派內部人員的告密,這一不倫關系在幾天之後就被張三豐的小弟子莫聲谷所發現。
他早就對宋青書父子的特權地位感到不滿,這一醜聞正為他提供了扳倒宋氏父子的絕佳理由。
他抓住了宋青書,並要把他帶回武當受審。
宋青書卻意外地得到了陳友諒的幫助,將莫聲谷殺死。
宋青書現在被迫和陳友諒合作,後者要求他毒死張三豐和他的父親,讓丐幫能控制武當,進而脅迫明教聽命。
這個設想未免過於一廂情願:它可能毀滅武當,但不會對明教造成多少實質性的打擊。
雖然如此,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丐幫和明教兩大勢力必然走向全面的對抗,無論誰勝誰敗都將給剛剛興起的反元起義軍造成沈重的打擊。
但一股強大的力量制止了這個陰謀,並將歷史導入正軌。
在控制宋青書的同時,丐幫偷襲並俘虜了韓林兒,並逼迫韓山童投降。
這一計劃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明教的註意力,間接導致了汴梁的失守。
不僅如此,當1358年初,張無忌和他的同伴們返回大陸後,他們的行蹤很快被陳友諒控制下的丐幫情報系統所偵知,後者秘密地俘虜並帶走了謝遜和周芷若。
謝遜無疑是更具價值的目標,很快被成昆轉移到少林寺。
而周芷若則被作為籠絡宋青書的禮物。
宋青書現在重新寄希望於和周芷若聯姻,後者無疑會被迫成為他的妻子,如果不是被張無忌所找到的話。
張無忌追擊到盧龍,在那裏,他與丐幫的領導層會面並發生了肢體沖突。
這代表著明教與丐幫的矛盾集中爆發,而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讓步。
只有史火龍的親生女兒史紅石的及時出現才令局面有了轉機。
史紅石用鐵一樣的事實指出了陳友諒指使人冒充她的父親並以此控制丐幫。
迫使後者不得不倉促逃走,摧毀武當的計劃也無疾而終。
丐幫的長老們現在發現自己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長期被陳友諒愚弄的事實一旦揭露,必然會遭到底層幫眾的質疑和唾棄,而幫主之位的空缺又會帶來新的紛爭,並毫無疑問會導致這一古老團體進一步的衰落。
與明教的鬥爭在這一空前危機面前已經退居次要地位。
他們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立史紅石為幫主,並和明教及時和解。
促成這一切的是一個身份詭異的中年女人“楊”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她被廣泛地認為是“西方狂人”楊過的後裔。
她的家族一直保持著和丐幫的聯系,因此,史紅石才會在危險中向她求助。
而她動用了在丐幫中的影響力,扶植史紅石成為丐幫的幫主。
這一切或許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丐幫那麽簡單。
在不久之後,她再度出現在少林寺並化解了另一個危機。
有許多陰謀論者懷疑,“楊”是一個試圖操縱歷史的神秘組織“慈航靜齋”在這一時代的主持人,她的目的是促成武術界的合作並催生未來的新王朝。
無論如何,在“楊”的協助下,張無忌和丐幫達成了和解。
不久,他帶著他的未婚妻南下到亳州的明教總部。
但在汴梁失守後,察罕帖木爾開始全面進攻,明教軍節節敗退,韓山童戰死。
出於安全的考慮,在彭瑩玉的建議下,張無忌在二月轉移到濠州的朱元璋駐地。
察罕在北方的進攻並沒有對淮泗一帶構成實質威脅,相反,只是削弱了說不得和劉福通的力量,反而促成了朱元璋部在其屏蔽下不斷坐大。
此時,原洪水旗的朱元璋吸收了常遇春部等原巨木旗各部,組成明教東路軍的“水木軍團”與此同時,在西面,徐壽輝、鄒普勝也吸收火土金三旗的原屬人馬,號稱“天完軍團”[“天完”字面上是“上天保全”(Heaven Save)]的意思,但在漢字結構中,“天完”是“大”和“元”各加上一個前綴組成,同時也意味著“壓倒大元(Over-Great Yuan)”成為明教的西路軍,這一明教的重新整合史稱“整——天完——水木”這兩大勢力的分化在此時只是雛形,但它們將在下一個時代崛起,角逐最後的勝利果實。
當張無忌到達濠州後,就召集明教的主要幹部來組建他的新司令部。
與周芷若的婚約一經宣告,就受到了明教上下的廣泛歡迎。
明教——武當聯盟急需這樣的婚姻。
對於武當來說,這不僅讓他們延續了幾十年來兩派的友好關系,也讓他們回憶起一百年前張三豐和郭襄的交往,雖然在當時這段關系並未結出果實;而對於明教來說,意義甚至更為重大,曾幾何時,反明教最堅定的峨嵋派現在同明教結成了最親密的關系,這不僅意味著明教將獲得江湖主流勢力承認,更意味著郭靖、郭襄時代的抗元旗幟現在已經移交到了明教手上。
而周芷若的掌門問題也輕松地獲得了解決:在丁敏君倒臺後,日益衰落的峨嵋也不可能再和明教為敵,而攸須得到一個強大的盟友。
在多方面的催促下,婚禮於三月十五日舉行。
這場昔日宿敵之間的婚姻不禁令人想起拿破侖和奧地利的瑪麗·路易莎公主的聯姻。
但與之不同的是,趙敏女公爵並不是約瑟芬皇後。
在三月十五日當天,趙敏意外地在舉行婚禮的明教教堂出現,沖破重重阻撓後要求出現在新郎面前。
在她的要求下,張無忌停止儀式,承諾推遲婚禮,並隨即隨她離去。
此後,張無忌失蹤了一個多月,而當他再度現身時,趙敏已經成為他的未婚妻。
這段撲朔迷離的故事曾經讓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感到困惑。
過去六百年的主要歷史學家都異口同聲地聲稱,這是蒙元朝廷拆散反元聯盟的另一個陰謀。
但是這無法解釋一樁在元朝秘檔中被披露的歷史事實:在包克圖、圖裏和一群西藏僧侶以絕對優勢包圍了張無忌的時候,是趙敏毅然幫助他逃走。
另一個版本的陰謀論者聲稱,這是帝國方面布下的陷阱,目的在於引誘張無忌向他們投降並出賣反叛軍,但是後者從未發生過。
雖然明朝的官方史書對張無忌盡可能加以醜化,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張無忌曾經在任何情況下出賣過起義者的利益。
事實上,二十世紀的中國史學家金庸提出了另一種更加簡明,因而不久被廣泛接受的假設——他們相愛了。
然而在最近二十年中,金庸的假設卻因為過分浪漫化而受到心理史學家的批評。
他們認為能夠在更加科學的基礎上重建張無忌和趙敏之間的關系。
就此而言,約翰生博士給出了一段經典的分析:趙敏所作的一切都可以從精神分析上得到完美的解釋。
這個女孩擁有濃厚的權力欲,但是卻一直受到壓抑,主要是來自她的哥哥王保保。
按照阿德勒的理論,她一直被自卑情結所困擾,這就是她和她哥哥之間的競爭。
出於這一情結,我們看到她在想象中認同於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這樣的祖先,而不是華箏公主。
這個想象的認同,最終被證明為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幻像。
由於她生而為女人這個事實,那麽她就不可能成為成吉思汗。
而更糟糕的是,她看到她的哥哥不斷向這一目標邁進,而對她的心理造成日益嚴重的沖擊。
她本來應該在童年時期就實現自我調整,給自己一個更準確的定位。
但是由於父親的縱容和她自身能力的發揚,反而讓她能夠將自己放在一個更為男子化的地位上,在武術界一系列冒險行動的成功更加深了這一幻想。
與此同時,她同樣也意識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她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詩歌、書法、音樂、繪畫和刺繡——更加強化了這一點。
這就形成了一種雙重人格的分化:一方面她是一個男性化的蒙古統治者,另一方面她又只是一個嬌弱的中國化的女孩。
在深層心理上,她是一個蒙古男人和一個漢族女人的矛盾結合。
這一分化實際上是把她和她哥哥的矛盾內在化到了她的人格之中。
認同男人的她憎恨自己的女性身份,而認同女性的她也同樣憎惡自己的男性化“超我”對自身的壓制。
而雙重民族性的教育,更強化了這一內心的分化。
“在和明教的鬥爭中,這一內在關系發生了轉化。綠柳山莊戰役無疑是一次可恥的失敗;在武當山的計劃也同樣失敗了;而最可悲的是萬安寺的慘敗。在一系列失敗中,受到沈重打擊的無疑是她作為一個成功的男性統治者的幻想中的自我認同。這足以把一個普通的男人擊垮,但這一打擊卻只是幫助她粉碎了自己的幻想,而完成了她對自己心理的轉型,讓她作為女性的人格占據上風。由於被打垮的實際上是她父親或者哥哥的內在投射,因此她在這一過程中更加感到了覆仇的快意。明教所擊敗的不僅是她本人,而也是她竭力想要認同的蒙古精英男性們。既然這種認同不可能實現,那麽她寧願選擇和他們的仇敵一起毀滅對方,這裏存在著一種變種的弒父情結。因此就產生了趙敏對張無忌的愛情:不僅由於這個男人有助於實現她最隱秘的願望,也因為她的中國化教育讓她作為女性的一面更容易認同漢人。而和張無忌的浪漫關系,讓她充分釋放了自己的被壓抑的人格。現在她的權力欲只剩下了一點,就是對這個男人的控制,而我們看到了她是如何堅決地貫徹了這一點的。”(引自《趙敏:一部心理傳記》牛津,2002,230-231)
張無忌的心理也是經常引起熱烈爭論的話題。
在某種程度上,他對趙敏的愛戀是受強烈的戀母情結影響。
這一情感曾被寄托在殷離身上,但很快就找到更合適的對象。
對此,早稻田大學的鈴木清一教授有一個有趣的解釋:“母親在臨終前的話,會對童年的無忌有深刻的影響吧。但或許出乎人們的意料,真正的影響卻是反面的。無忌被告誡要防備漂亮的女人,因為母親就是這樣的人,她在臨死前還騙了所有的人。但是雖然母親這樣說,無忌又如何能痛恨像母親一樣的人呢?美麗、聰明而又鬼靈精怪,為正義之士所不容的趙敏,就好像和殷素素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呢。並且殷素素捉弄了逼死父親的名門正派,在無忌的心目中,趙敏對諸巨大門派所作的,是否正是母親的覆仇的延續呢?雖然在武當受到嚴格的儒者教育,讓無忌壓抑了內心覆仇的願望,但對於趙敏折磨諸巨大門派的行為,卻滿足了無忌深藏的覆仇欲,想必他也會為此感到快意吧。趙敏的諸多詭計既然並未傷害到他,而卻是在悉心保護他,那麽結果也無非是讓她更加填補了殷素素的位置,而增加了對無忌的吸引力而已。並且在無忌內心,周芷若總是屬於名門正派的淑女,屬於曾經迫害過母親的一方,雖然同樣不禁為之吸引,而母親的詛咒卻或多或少造成了雙方距離的遙遠。”(引自《張無忌の一生》德間書店,1985,第133頁)
另一方面,史密斯教授堅持認為:“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說張無忌愛過什麽人的話,那麽只有一個人,就是朱九真。這個美麗而狠毒的女人雖然被殷離所殺——而這無疑是張後來在心理上疏遠殷離的原因——但卻在趙敏身上覆活了。朱九真和趙敏這兩個張所愛過的女人都是強勢的人格,這絕非偶然。在張的心靈深處的象征秩序中(Symbolicorder)神箭八雄等手下無疑是朱九真所豢養的狼狗的升級,他們簇擁著一個發號施令的女王,而她對張的態度是暧昧的。性愛的可能與致命的危險並存,這種暧昧性是愛的欲望的源泉。(中略)最後,一切親密關系被證明是假象,這種被朱九真所欺騙的痛苦,實際上是確認了二人間原有的距離,這令他能夠感受到受虐的秘密歡樂。同樣,當張以為趙敏欺騙和背叛他時,類似的感覺又回來了。因此,這種充滿危險的關系不是愛的阻礙,相反卻是愛的動力。這是在他和周芷若的關系中所不可能體驗到的。”(《明教史研究》劍橋,1998, 第245頁)
張無忌的突兀離去,直接後果就是峨嵋急劇轉向孤立主義。
感到屈辱的周芷若現在決心以更激進的方式捍衛自己和自己門派的尊嚴。
當她返回峨嵋後,立即鎮壓了幸災樂禍的丁敏君派系,並刻苦練習據說是從倚天劍和屠龍刀中取得的古代武術典籍《九陰真經》不僅如此,周芷若還敏感地把握了這一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她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意識到熱武器重要性的武術家。
和一般守舊的武術家不同,周芷若並不迷信武術和冷兵器的力量。
她從阿拉伯商人那裏購買了先進的火器技術,研發了被稱為“霹靂雷火彈”的彈射爆炸式武器,並將其用於武術格鬥(由於武術界當時並未對冷兵器和熱兵器做出任何區分,這一做法被認為是合法的),但是峨嵋的一切行動,目的僅僅在於以武力壓倒其他的門派以及向明教報覆,而完全缺乏戰略上的考慮。
為了在未來的沖突中獲勝,周芷若還收留了已經背叛武當的宋青書,並從他那裏得到了武當武術的精要。
這在派際關系上被認為是極為不友好的舉動,理所當然地引起了武當——明教聯盟的反彈。
但相比少林可能帶來的威脅,峨嵋的敵對態度又顯得無足輕重了。
面對武當——明教聯盟的蒸蒸日上,少林目前也和丐幫一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而許多世紀以來都是江湖世界最高權威的少林派,所背負的傳統比衰落的丐幫要沈重得多。
一邊是維護由自己主導的搖搖欲墜的舊秩序,另一邊是主動加入武當和明教正在締造的新秩序,正當少林的領導人猶豫不決時,“獅子王”謝遜的被俘虜令他們終於倒向了前者,決心與武當和明教作最後的較量。
作為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謝遜,同時也是一個罪行昭彰的殺人兇手。
因此,少林現在不需要直接挑戰明教的權威,只需要以公審罪犯的名義召開大會,就可以組織一個實質上的反明教聯盟,並重新樹立自己在江湖世界的至高權威。
因此就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一幕:作為中國最著名的佛教寺院,少林在這一年的三月向整個江湖世界宣布,要在五月五日召開大會,公開處死謝遜。
在二十年代和陽頂天的戰鬥慘敗後,渡厄、渡難和渡劫三名元老就隱居在後山,他們被稱為“面壁者”少林將在未來與明教對抗中的勝利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在謝遜被俘後,為了防備明教可能的救援,他們被請來看守謝遜。
他們所組成的“金剛伏魔圈”是利用三體運動的不可預測性來組成各種變幻莫測的組成,以迷惑和困擾對手,由於這種陣法極其繁覆艱深,因此在西方又被稱為“雅典娜的驚嘆”憑借這種威力驚人的戰陣,他們成功阻止了張無忌兩次救人的嘗試,並殺死了何太沖、班淑嫻等其他“破壁人”五月五日的少林寺英雄大會是1259年襄陽會議之後第一次江湖世界的代表會議。
這種會議的形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主辦方向江湖世界各個勢力的被公認的代表——他們被尊稱為“英雄(Heroes)”——發送邀請,而後者視乎主辦方的地位及其與自己的關系自由決定是否與會。
通常只有少林和丐幫這樣最大的勢力才能召開整個江湖範圍內的會議,譬如1094年丐幫發起的少林寺會議。
1259年“北方騎士”郭靖認為自己已經足夠資格召開英雄大會,但仍然有許多資深武術家不承認他的地位。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郭靖舉行會議的同時,“西方狂人”楊過在同一天集合了另一批武術家召開了“英雄小會”但1358年的會議與99年前不同,這次會議表面的議程只是如何處理謝遜及屠龍刀,但本質上仍然是重新決定江湖世界秩序的較量。
與會者並非都是出於對少林的地位的承認,也有許多代表為了聲援明教而來——譬如改組後的丐幫。
同時,也不乏峨嵋這樣試圖依靠暴力在會議上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單邊主義勢力。
會議很快決定,以武術比試的傳統形式決定謝遜的歸屬。
在比試中,峨嵋正如自己所預期的那樣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即使張無忌也出於偶然因素敗給了周芷若。
但明教特種部隊在會場上進行的一次演習已經使這一切前臺的較量都失去了意義:在楊逍的指揮下,被收歸中央的五行旗特種部隊展示了類似羅馬軍團投擲標槍的集體作戰方式,讓驕傲的武術家們認識到,在戰場上,自己的武術造詣無足輕重,面前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就可以將這裏所有的人全部殲滅。
只有周芷若這種最狂熱的武術沙文主義者才會看不到,明教所掌握的暴力資源已經遠遠超出了江湖世界的範圍——他們所面對的是另一個帝國的雛形。
盡管明教或許尚未取得江湖世界的最高權威,但即使沒有這種權威,他們也能夠成為“中央之國”真正的主人。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少林“面壁計劃”真正的意圖被揭示為向明教示好的橄欖枝。
在英雄大會召開的前夕,“面壁者”渡厄默許了陰謀已被發現的圓真發動一場奪取少林寺統治權的政變,以便在不利的情況下以空聞方丈等人的生命為賭註,換取明教方面的諒解;同時利用一種獨特的催眠術反覆念誦佛經,為謝遜打上信仰佛教的“思想鋼印”這兩方面的努力都取得了成功,成昆的陰謀被揭穿,從而成為了少林野心的替罪羊;而謝遜則一百八十度轉變了態度,從狂熱的明教徒改宗為虔誠的佛教徒,而表示要留在少林。
這兩個因素加起來,從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面實現了少林與明教的順利和解。
而帝國軍隊此時的進攻,成為江湖世界反元聯盟最終形成的催化劑。
在張無忌的指揮下,明教帶領數百名武術家們取得了作戰的勝利。
此時,即使是最愚鈍的人也能看出江湖世界大勢所趨的明顯走向:張無忌所率領的明教將成為這個世界無所爭議的主人,甚至成為中華帝國的新主人。
但是,最為敏銳的觀察家卻能夠看出這一表面趨勢下潛伏的危機和可能的變動。
在濠州逃婚事件之後,明教內部已經對教主被蒙古女伯爵所左右的醜聞感到不安。
不久,張無忌和趙敏以未婚夫婦的身份公然出現,進一步引起了明教上下的不滿。
現在,張無忌已經越來越少地被視為明王的化身,而更多被描述為沈溺色欲的無知青年。
中國的史學家們,經常從儒家傳統出發指責“禍水”趙敏敗壞了張無忌本來蒸蒸日上的事業。
這至少部分是不公正的。
可以看出,根本原因仍然在於中樞和地方,領導核心和軍隊自陽頂天死後以來的脫節。
張無忌短暫的統治並未扭轉這一趨勢,他甚至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何在。
張無忌的羅曼史,既可以解釋成教主對蒙古女伯爵的征服,也可以解釋成被狡猾的蒙古女伯爵所擺布,問題只是誰掌握著對軍隊及底層教眾宣傳的渠道。
而明教手握實權的地方軍閥們不會願意粉飾這位名義上的主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十九世紀中期的基督教異端起義中,盡管領導者們紛紛建立了龐大的後宮以滿足自己過度的色欲,他們卻被教眾和後來的崇拜者們奉為刻苦自律,清心寡欲的聖賢。
而事實上,趙敏對張無忌的“敗壞”可能絕大部分只存在於明朝修撰的史書中,從少林寺會議到張無忌離開政治舞臺,時間的短促使得張無忌的名聲幾乎不可能受到致命打擊。
大量有關張無忌如何倒行逆施,眾叛親離,走向滅亡的記載都出自明朝史官的虛構。
不幸的是,根據這些記載,臺灣史學家楊佩佩重構了張無忌在濠州如何在朱元璋的陰謀下一步步被孤立和反對,最終去職的過程。
這些富有想象力的描述很難符合真實的時間表。
根據可信的記載,張無忌大概在1358年八月帶著趙敏秘密來到濠州視察,在那裏他意外地發現野心勃勃的朱元璋囚禁了他的主帥韓林兒,篡奪了明教東部軍團的最高統治權。
面對政治生命即將被斷送的前景,朱元璋進行了一次大膽之極的冒險。
當天夜裏,朱元璋以宴請張無忌的名義,用藥物將他迷暈。
暈倒的張無忌和趙敏在黎明時被放入馬車中,由朱元璋的部將廖永忠駕車,而朱元璋率領心腹部將大張旗鼓送到城外,造成已經教主離開濠州,前往應天視察的假象。
在廖永忠“護送”張無忌和韓林兒的路途中,當他們乘船渡過揚子江時,船意外傾覆,導致張無忌和韓林兒一起被溺死在揚子江中,而或許在此之前很久這位武術大師已經被殺。
這次謀殺的細節永遠是個謎。
在這件事情幾年後被披露時,朱元璋已經擁有了無可動搖的實力,他輕描淡寫地指責廖永忠沒有保護教主周全,不久後又借機處死了這位知情者。
同張無忌一起被俘虜的趙敏則由於其特殊身份長期被秘密囚禁,朱元璋利用她做誘餌,命令詐降的田豐等人刺殺了察罕帖木兒。
在明朝建立後的1371年,為了籠絡她的哥哥擴廓帖木兒,33歲的趙敏被迫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爽。
1396年,當朱爽死後,趙敏被迫殉葬,結束了悲劇性的一生。
張無忌的意外死去延緩了但沒有中斷明教日益壯大的政治事業。
正如上文所論述的,張無忌和明教中樞並不實際掌握軍權,他的消失僅僅是打擊了明教徒的士氣,卻並未使他們變成一團散沙。
朱元璋對張無忌的暗殺當然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如果當時這一罪行被揭露,他將被憤怒的教眾撕成碎片。
但只要這一點能夠保證機密,張無忌的死絕不會妨礙朱元璋安享數十萬軍隊的效忠。
為了掩蓋張無忌的死亡——由於其無與倫比的武術造詣,沒有人相信他會自然死亡或戰死——朱元璋偽造了張無忌的書信,聲稱將放棄教主之位而和趙敏隱居,並將這一職位傳給楊逍。
這是遵循一位老學者的教誨:“高高地築起城墻,廣泛地囤積糧食,但是暫時不要競爭教主。”
朱元璋此時的聲望和實力還不足以參與教主的競爭,但他無疑很清楚,除了張無忌,沒有人能夠坐穩這個位置,而楊逍的無能早在三十年代就已經很明顯了。
教主之位的另一個競爭者韋一笑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裏位於中國腹地,是韓山童和劉福通在之前的起義中奪取的根據地。
在西南,徐壽輝已經攻占了兩湖的大部分地區,並向廣西、江西、貴州等地區挺進;在東南,濠州的朱元璋已經攻占了安徽大部,正在進攻長江上的大城市集慶——這裏很快將成為明教的下一個中心以及未來明帝國的首都南京。
在北方,劉福通攻占了古老的宋朝首都汴梁,並雄心勃勃地在三個方向上發動了對大都的北伐。
似乎在一夜之間,整個元帝國已經被紅色的火焰所吞沒。
但在長江下游地區,情況則比較覆雜。
在40-50年代天鷹教長期的萎縮後,海沙派和巨鯨幫相繼興起,並奪取了大片的地區。
在天鷹教的精英組成護教軍團開赴中亞後,天鷹教對這裏的霸權地位已經完全被顛覆;趁機崛起的是海沙派的張士誠和巨鯨幫的方國珍兩大勢力。
張士誠本來是海沙派的一個地方頭目,他和他的弟弟張士德擅自在蘇北發動起義後,又刺殺了掌門人元秋(元廣波的兒子),然後自任掌門。
在1358年初,他占領了江蘇的大部分地區,控制了南北漕運的主要通道,並在高郵戰役中擊敗了元朝大軍,這一帶高度發達的經濟為他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持。
他將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蘇州作為他的首都,並覬覦著浙江的大片沃土;方國珍是巨鯨幫前幫主麥鯨的養子,在養父被謝遜殺死後,他在一些長老的支持下逐步掌握了幫中的大權,成為新幫主後,他依賴強大的海軍控制了浙江和福建沿海。
由於養父之死,方國珍對明教的仇恨遠遠超過對蒙古人。
他曾經親自率幫眾攻占了光明頂,然而不久就被明教所擊退。
在失敗後,由於懼怕明教的報覆,他公開向元帝國投誠,一度升任江浙行省左丞相一職。
隨著起義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明教甚至反明教勢力投身到這一收益和風險同樣巨大的冒險事業中來。
明教在深受鼓舞的同時,也感到其中的巨大隱患。
為了牢牢確立明教對反元事業的主導權,作為教主的張無忌應該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然而此時卻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裏。
教主失蹤,甚至已經被元軍擒殺的謠言,一開始雖然只是作為可笑的無稽之談,但很快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猜疑。
1357年底,毛貴率領的明教北伐軍在距大都僅幾十公裏的柳林(今北京通縣)被元軍擊潰,讓明教徒們的士氣愈加低落。
楊逍和他的同僚們不得不鋌而走險:為了安定軍心,1358年初,他們讓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假扮成張無忌,在潁州城樓上舉行閱兵。
這個計策十分成功,將士們無法看清教主的臉,也不用和他進一步接觸。
隨後,他們宣布教主返回光明頂巡視,從而平息了謠言。
這一事件或許是後來朱元璋所篡改的史書中將韓林兒當成明教教主的緣由。
面對明教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所取得的一系列軍事勝利,大多數江湖勢力都采取了審慎的觀望態度。
他們看到,這個昔日的敵人已經掌握了遠遠超出江湖世界所能控制的力量,而具備了新帝國雛形。
並且在萬安寺戰役前後,明教也伸給了江湖主流勢力以和解的橄欖枝,讓他們至少能夠保持中立,甚至予以有限支持。
唯一突出的例外是丐幫,顯然,明教在底層民眾中的迅速發展首先和最大地損害了它的利益。
在各個中國城市,當丐幫的地方幹部向自己所管轄的乞丐收取日常費用時,卻一再發現他們戴上了紅色的頭巾,舉起了火焰的旗幟,投身於明尊的保護下,這理所當然激起了他們的嫉妒和憎恨。
對丐幫上層來說,明教所描繪出的推翻異族統治的前景對他們並非沒有吸引力,但一個異教的皇帝卻遠比一個異族的皇帝更為可怕。
在他們看來,洪七公和黃蓉的繼承者比來自西方的魔鬼更有資格坐在未來中華帝國的皇位上。
正是這一心態為成昆和陳友諒所利用。
目前,丐幫是他們反抗明教的最後底牌。
不過,他們很快找到了一個新的盟友:宋青書。
此人在歷史上一向被描繪為為了周芷若的美貌而背叛師門的變節者。
這一指控毫無根據。
在很大程度上,宋青書不過是武當派內鬥的犧牲品。
他和張無忌的矛盾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他們的父親對武當派繼承人地位的爭奪。
而八年前,也正是在宋遠橋的排擠下,張無忌才被迫離開武當。
當張無忌返回武當之後,立即成為了張三豐所發明的高級武術太極拳和太極劍的傳人,宋遠橋父子不得不為自己的地位擔心。
宋青書立即想到了反對明教最為堅決的峨嵋派的外援,如果能夠和峨嵋派新任掌門周芷若締結婚姻,將大大有利於他鞏固在武當的接班人地位。
當宋青書發現峨嵋派正在天津活動時,他就在晚上秘密潛入她們的住處找周芷若會談。
然而如我們所知,周芷若此刻已經被黛綺絲擄走,宋青書只找到了代理掌門的丁敏君——一個四十五歲的老處女。
丁敏君正在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擔心,立刻同意了宋青書提出的反明教聯盟。
但由於她的年齡太大,和宋青書正式結婚是不可能的,因此她退而求其次,甘願委身為宋青書的情婦。
可能出於峨嵋派內部人員的告密,這一不倫關系在幾天之後就被張三豐的小弟子莫聲谷所發現。
他早就對宋青書父子的特權地位感到不滿,這一醜聞正為他提供了扳倒宋氏父子的絕佳理由。
他抓住了宋青書,並要把他帶回武當受審。
宋青書卻意外地得到了陳友諒的幫助,將莫聲谷殺死。
宋青書現在被迫和陳友諒合作,後者要求他毒死張三豐和他的父親,讓丐幫能控制武當,進而脅迫明教聽命。
這個設想未免過於一廂情願:它可能毀滅武當,但不會對明教造成多少實質性的打擊。
雖然如此,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丐幫和明教兩大勢力必然走向全面的對抗,無論誰勝誰敗都將給剛剛興起的反元起義軍造成沈重的打擊。
但一股強大的力量制止了這個陰謀,並將歷史導入正軌。
在控制宋青書的同時,丐幫偷襲並俘虜了韓林兒,並逼迫韓山童投降。
這一計劃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明教的註意力,間接導致了汴梁的失守。
不僅如此,當1358年初,張無忌和他的同伴們返回大陸後,他們的行蹤很快被陳友諒控制下的丐幫情報系統所偵知,後者秘密地俘虜並帶走了謝遜和周芷若。
謝遜無疑是更具價值的目標,很快被成昆轉移到少林寺。
而周芷若則被作為籠絡宋青書的禮物。
宋青書現在重新寄希望於和周芷若聯姻,後者無疑會被迫成為他的妻子,如果不是被張無忌所找到的話。
張無忌追擊到盧龍,在那裏,他與丐幫的領導層會面並發生了肢體沖突。
這代表著明教與丐幫的矛盾集中爆發,而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讓步。
只有史火龍的親生女兒史紅石的及時出現才令局面有了轉機。
史紅石用鐵一樣的事實指出了陳友諒指使人冒充她的父親並以此控制丐幫。
迫使後者不得不倉促逃走,摧毀武當的計劃也無疾而終。
丐幫的長老們現在發現自己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長期被陳友諒愚弄的事實一旦揭露,必然會遭到底層幫眾的質疑和唾棄,而幫主之位的空缺又會帶來新的紛爭,並毫無疑問會導致這一古老團體進一步的衰落。
與明教的鬥爭在這一空前危機面前已經退居次要地位。
他們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立史紅石為幫主,並和明教及時和解。
促成這一切的是一個身份詭異的中年女人“楊”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她被廣泛地認為是“西方狂人”楊過的後裔。
她的家族一直保持著和丐幫的聯系,因此,史紅石才會在危險中向她求助。
而她動用了在丐幫中的影響力,扶植史紅石成為丐幫的幫主。
這一切或許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丐幫那麽簡單。
在不久之後,她再度出現在少林寺並化解了另一個危機。
有許多陰謀論者懷疑,“楊”是一個試圖操縱歷史的神秘組織“慈航靜齋”在這一時代的主持人,她的目的是促成武術界的合作並催生未來的新王朝。
無論如何,在“楊”的協助下,張無忌和丐幫達成了和解。
不久,他帶著他的未婚妻南下到亳州的明教總部。
但在汴梁失守後,察罕帖木爾開始全面進攻,明教軍節節敗退,韓山童戰死。
出於安全的考慮,在彭瑩玉的建議下,張無忌在二月轉移到濠州的朱元璋駐地。
察罕在北方的進攻並沒有對淮泗一帶構成實質威脅,相反,只是削弱了說不得和劉福通的力量,反而促成了朱元璋部在其屏蔽下不斷坐大。
此時,原洪水旗的朱元璋吸收了常遇春部等原巨木旗各部,組成明教東路軍的“水木軍團”與此同時,在西面,徐壽輝、鄒普勝也吸收火土金三旗的原屬人馬,號稱“天完軍團”[“天完”字面上是“上天保全”(Heaven Save)]的意思,但在漢字結構中,“天完”是“大”和“元”各加上一個前綴組成,同時也意味著“壓倒大元(Over-Great Yuan)”成為明教的西路軍,這一明教的重新整合史稱“整——天完——水木”這兩大勢力的分化在此時只是雛形,但它們將在下一個時代崛起,角逐最後的勝利果實。
當張無忌到達濠州後,就召集明教的主要幹部來組建他的新司令部。
與周芷若的婚約一經宣告,就受到了明教上下的廣泛歡迎。
明教——武當聯盟急需這樣的婚姻。
對於武當來說,這不僅讓他們延續了幾十年來兩派的友好關系,也讓他們回憶起一百年前張三豐和郭襄的交往,雖然在當時這段關系並未結出果實;而對於明教來說,意義甚至更為重大,曾幾何時,反明教最堅定的峨嵋派現在同明教結成了最親密的關系,這不僅意味著明教將獲得江湖主流勢力承認,更意味著郭靖、郭襄時代的抗元旗幟現在已經移交到了明教手上。
而周芷若的掌門問題也輕松地獲得了解決:在丁敏君倒臺後,日益衰落的峨嵋也不可能再和明教為敵,而攸須得到一個強大的盟友。
在多方面的催促下,婚禮於三月十五日舉行。
這場昔日宿敵之間的婚姻不禁令人想起拿破侖和奧地利的瑪麗·路易莎公主的聯姻。
但與之不同的是,趙敏女公爵並不是約瑟芬皇後。
在三月十五日當天,趙敏意外地在舉行婚禮的明教教堂出現,沖破重重阻撓後要求出現在新郎面前。
在她的要求下,張無忌停止儀式,承諾推遲婚禮,並隨即隨她離去。
此後,張無忌失蹤了一個多月,而當他再度現身時,趙敏已經成為他的未婚妻。
這段撲朔迷離的故事曾經讓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感到困惑。
過去六百年的主要歷史學家都異口同聲地聲稱,這是蒙元朝廷拆散反元聯盟的另一個陰謀。
但是這無法解釋一樁在元朝秘檔中被披露的歷史事實:在包克圖、圖裏和一群西藏僧侶以絕對優勢包圍了張無忌的時候,是趙敏毅然幫助他逃走。
另一個版本的陰謀論者聲稱,這是帝國方面布下的陷阱,目的在於引誘張無忌向他們投降並出賣反叛軍,但是後者從未發生過。
雖然明朝的官方史書對張無忌盡可能加以醜化,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張無忌曾經在任何情況下出賣過起義者的利益。
事實上,二十世紀的中國史學家金庸提出了另一種更加簡明,因而不久被廣泛接受的假設——他們相愛了。
然而在最近二十年中,金庸的假設卻因為過分浪漫化而受到心理史學家的批評。
他們認為能夠在更加科學的基礎上重建張無忌和趙敏之間的關系。
就此而言,約翰生博士給出了一段經典的分析:趙敏所作的一切都可以從精神分析上得到完美的解釋。
這個女孩擁有濃厚的權力欲,但是卻一直受到壓抑,主要是來自她的哥哥王保保。
按照阿德勒的理論,她一直被自卑情結所困擾,這就是她和她哥哥之間的競爭。
出於這一情結,我們看到她在想象中認同於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這樣的祖先,而不是華箏公主。
這個想象的認同,最終被證明為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幻像。
由於她生而為女人這個事實,那麽她就不可能成為成吉思汗。
而更糟糕的是,她看到她的哥哥不斷向這一目標邁進,而對她的心理造成日益嚴重的沖擊。
她本來應該在童年時期就實現自我調整,給自己一個更準確的定位。
但是由於父親的縱容和她自身能力的發揚,反而讓她能夠將自己放在一個更為男子化的地位上,在武術界一系列冒險行動的成功更加深了這一幻想。
與此同時,她同樣也意識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她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詩歌、書法、音樂、繪畫和刺繡——更加強化了這一點。
這就形成了一種雙重人格的分化:一方面她是一個男性化的蒙古統治者,另一方面她又只是一個嬌弱的中國化的女孩。
在深層心理上,她是一個蒙古男人和一個漢族女人的矛盾結合。
這一分化實際上是把她和她哥哥的矛盾內在化到了她的人格之中。
認同男人的她憎恨自己的女性身份,而認同女性的她也同樣憎惡自己的男性化“超我”對自身的壓制。
而雙重民族性的教育,更強化了這一內心的分化。
“在和明教的鬥爭中,這一內在關系發生了轉化。綠柳山莊戰役無疑是一次可恥的失敗;在武當山的計劃也同樣失敗了;而最可悲的是萬安寺的慘敗。在一系列失敗中,受到沈重打擊的無疑是她作為一個成功的男性統治者的幻想中的自我認同。這足以把一個普通的男人擊垮,但這一打擊卻只是幫助她粉碎了自己的幻想,而完成了她對自己心理的轉型,讓她作為女性的人格占據上風。由於被打垮的實際上是她父親或者哥哥的內在投射,因此她在這一過程中更加感到了覆仇的快意。明教所擊敗的不僅是她本人,而也是她竭力想要認同的蒙古精英男性們。既然這種認同不可能實現,那麽她寧願選擇和他們的仇敵一起毀滅對方,這裏存在著一種變種的弒父情結。因此就產生了趙敏對張無忌的愛情:不僅由於這個男人有助於實現她最隱秘的願望,也因為她的中國化教育讓她作為女性的一面更容易認同漢人。而和張無忌的浪漫關系,讓她充分釋放了自己的被壓抑的人格。現在她的權力欲只剩下了一點,就是對這個男人的控制,而我們看到了她是如何堅決地貫徹了這一點的。”(引自《趙敏:一部心理傳記》牛津,2002,230-231)
張無忌的心理也是經常引起熱烈爭論的話題。
在某種程度上,他對趙敏的愛戀是受強烈的戀母情結影響。
這一情感曾被寄托在殷離身上,但很快就找到更合適的對象。
對此,早稻田大學的鈴木清一教授有一個有趣的解釋:“母親在臨終前的話,會對童年的無忌有深刻的影響吧。但或許出乎人們的意料,真正的影響卻是反面的。無忌被告誡要防備漂亮的女人,因為母親就是這樣的人,她在臨死前還騙了所有的人。但是雖然母親這樣說,無忌又如何能痛恨像母親一樣的人呢?美麗、聰明而又鬼靈精怪,為正義之士所不容的趙敏,就好像和殷素素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呢。並且殷素素捉弄了逼死父親的名門正派,在無忌的心目中,趙敏對諸巨大門派所作的,是否正是母親的覆仇的延續呢?雖然在武當受到嚴格的儒者教育,讓無忌壓抑了內心覆仇的願望,但對於趙敏折磨諸巨大門派的行為,卻滿足了無忌深藏的覆仇欲,想必他也會為此感到快意吧。趙敏的諸多詭計既然並未傷害到他,而卻是在悉心保護他,那麽結果也無非是讓她更加填補了殷素素的位置,而增加了對無忌的吸引力而已。並且在無忌內心,周芷若總是屬於名門正派的淑女,屬於曾經迫害過母親的一方,雖然同樣不禁為之吸引,而母親的詛咒卻或多或少造成了雙方距離的遙遠。”(引自《張無忌の一生》德間書店,1985,第133頁)
另一方面,史密斯教授堅持認為:“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說張無忌愛過什麽人的話,那麽只有一個人,就是朱九真。這個美麗而狠毒的女人雖然被殷離所殺——而這無疑是張後來在心理上疏遠殷離的原因——但卻在趙敏身上覆活了。朱九真和趙敏這兩個張所愛過的女人都是強勢的人格,這絕非偶然。在張的心靈深處的象征秩序中(Symbolicorder)神箭八雄等手下無疑是朱九真所豢養的狼狗的升級,他們簇擁著一個發號施令的女王,而她對張的態度是暧昧的。性愛的可能與致命的危險並存,這種暧昧性是愛的欲望的源泉。(中略)最後,一切親密關系被證明是假象,這種被朱九真所欺騙的痛苦,實際上是確認了二人間原有的距離,這令他能夠感受到受虐的秘密歡樂。同樣,當張以為趙敏欺騙和背叛他時,類似的感覺又回來了。因此,這種充滿危險的關系不是愛的阻礙,相反卻是愛的動力。這是在他和周芷若的關系中所不可能體驗到的。”(《明教史研究》劍橋,1998, 第245頁)
張無忌的突兀離去,直接後果就是峨嵋急劇轉向孤立主義。
感到屈辱的周芷若現在決心以更激進的方式捍衛自己和自己門派的尊嚴。
當她返回峨嵋後,立即鎮壓了幸災樂禍的丁敏君派系,並刻苦練習據說是從倚天劍和屠龍刀中取得的古代武術典籍《九陰真經》不僅如此,周芷若還敏感地把握了這一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她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意識到熱武器重要性的武術家。
和一般守舊的武術家不同,周芷若並不迷信武術和冷兵器的力量。
她從阿拉伯商人那裏購買了先進的火器技術,研發了被稱為“霹靂雷火彈”的彈射爆炸式武器,並將其用於武術格鬥(由於武術界當時並未對冷兵器和熱兵器做出任何區分,這一做法被認為是合法的),但是峨嵋的一切行動,目的僅僅在於以武力壓倒其他的門派以及向明教報覆,而完全缺乏戰略上的考慮。
為了在未來的沖突中獲勝,周芷若還收留了已經背叛武當的宋青書,並從他那裏得到了武當武術的精要。
這在派際關系上被認為是極為不友好的舉動,理所當然地引起了武當——明教聯盟的反彈。
但相比少林可能帶來的威脅,峨嵋的敵對態度又顯得無足輕重了。
面對武當——明教聯盟的蒸蒸日上,少林目前也和丐幫一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而許多世紀以來都是江湖世界最高權威的少林派,所背負的傳統比衰落的丐幫要沈重得多。
一邊是維護由自己主導的搖搖欲墜的舊秩序,另一邊是主動加入武當和明教正在締造的新秩序,正當少林的領導人猶豫不決時,“獅子王”謝遜的被俘虜令他們終於倒向了前者,決心與武當和明教作最後的較量。
作為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謝遜,同時也是一個罪行昭彰的殺人兇手。
因此,少林現在不需要直接挑戰明教的權威,只需要以公審罪犯的名義召開大會,就可以組織一個實質上的反明教聯盟,並重新樹立自己在江湖世界的至高權威。
因此就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一幕:作為中國最著名的佛教寺院,少林在這一年的三月向整個江湖世界宣布,要在五月五日召開大會,公開處死謝遜。
在二十年代和陽頂天的戰鬥慘敗後,渡厄、渡難和渡劫三名元老就隱居在後山,他們被稱為“面壁者”少林將在未來與明教對抗中的勝利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在謝遜被俘後,為了防備明教可能的救援,他們被請來看守謝遜。
他們所組成的“金剛伏魔圈”是利用三體運動的不可預測性來組成各種變幻莫測的組成,以迷惑和困擾對手,由於這種陣法極其繁覆艱深,因此在西方又被稱為“雅典娜的驚嘆”憑借這種威力驚人的戰陣,他們成功阻止了張無忌兩次救人的嘗試,並殺死了何太沖、班淑嫻等其他“破壁人”五月五日的少林寺英雄大會是1259年襄陽會議之後第一次江湖世界的代表會議。
這種會議的形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主辦方向江湖世界各個勢力的被公認的代表——他們被尊稱為“英雄(Heroes)”——發送邀請,而後者視乎主辦方的地位及其與自己的關系自由決定是否與會。
通常只有少林和丐幫這樣最大的勢力才能召開整個江湖範圍內的會議,譬如1094年丐幫發起的少林寺會議。
1259年“北方騎士”郭靖認為自己已經足夠資格召開英雄大會,但仍然有許多資深武術家不承認他的地位。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郭靖舉行會議的同時,“西方狂人”楊過在同一天集合了另一批武術家召開了“英雄小會”但1358年的會議與99年前不同,這次會議表面的議程只是如何處理謝遜及屠龍刀,但本質上仍然是重新決定江湖世界秩序的較量。
與會者並非都是出於對少林的地位的承認,也有許多代表為了聲援明教而來——譬如改組後的丐幫。
同時,也不乏峨嵋這樣試圖依靠暴力在會議上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單邊主義勢力。
會議很快決定,以武術比試的傳統形式決定謝遜的歸屬。
在比試中,峨嵋正如自己所預期的那樣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即使張無忌也出於偶然因素敗給了周芷若。
但明教特種部隊在會場上進行的一次演習已經使這一切前臺的較量都失去了意義:在楊逍的指揮下,被收歸中央的五行旗特種部隊展示了類似羅馬軍團投擲標槍的集體作戰方式,讓驕傲的武術家們認識到,在戰場上,自己的武術造詣無足輕重,面前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就可以將這裏所有的人全部殲滅。
只有周芷若這種最狂熱的武術沙文主義者才會看不到,明教所掌握的暴力資源已經遠遠超出了江湖世界的範圍——他們所面對的是另一個帝國的雛形。
盡管明教或許尚未取得江湖世界的最高權威,但即使沒有這種權威,他們也能夠成為“中央之國”真正的主人。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少林“面壁計劃”真正的意圖被揭示為向明教示好的橄欖枝。
在英雄大會召開的前夕,“面壁者”渡厄默許了陰謀已被發現的圓真發動一場奪取少林寺統治權的政變,以便在不利的情況下以空聞方丈等人的生命為賭註,換取明教方面的諒解;同時利用一種獨特的催眠術反覆念誦佛經,為謝遜打上信仰佛教的“思想鋼印”這兩方面的努力都取得了成功,成昆的陰謀被揭穿,從而成為了少林野心的替罪羊;而謝遜則一百八十度轉變了態度,從狂熱的明教徒改宗為虔誠的佛教徒,而表示要留在少林。
這兩個因素加起來,從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面實現了少林與明教的順利和解。
而帝國軍隊此時的進攻,成為江湖世界反元聯盟最終形成的催化劑。
在張無忌的指揮下,明教帶領數百名武術家們取得了作戰的勝利。
此時,即使是最愚鈍的人也能看出江湖世界大勢所趨的明顯走向:張無忌所率領的明教將成為這個世界無所爭議的主人,甚至成為中華帝國的新主人。
但是,最為敏銳的觀察家卻能夠看出這一表面趨勢下潛伏的危機和可能的變動。
在濠州逃婚事件之後,明教內部已經對教主被蒙古女伯爵所左右的醜聞感到不安。
不久,張無忌和趙敏以未婚夫婦的身份公然出現,進一步引起了明教上下的不滿。
現在,張無忌已經越來越少地被視為明王的化身,而更多被描述為沈溺色欲的無知青年。
中國的史學家們,經常從儒家傳統出發指責“禍水”趙敏敗壞了張無忌本來蒸蒸日上的事業。
這至少部分是不公正的。
可以看出,根本原因仍然在於中樞和地方,領導核心和軍隊自陽頂天死後以來的脫節。
張無忌短暫的統治並未扭轉這一趨勢,他甚至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何在。
張無忌的羅曼史,既可以解釋成教主對蒙古女伯爵的征服,也可以解釋成被狡猾的蒙古女伯爵所擺布,問題只是誰掌握著對軍隊及底層教眾宣傳的渠道。
而明教手握實權的地方軍閥們不會願意粉飾這位名義上的主人。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十九世紀中期的基督教異端起義中,盡管領導者們紛紛建立了龐大的後宮以滿足自己過度的色欲,他們卻被教眾和後來的崇拜者們奉為刻苦自律,清心寡欲的聖賢。
而事實上,趙敏對張無忌的“敗壞”可能絕大部分只存在於明朝修撰的史書中,從少林寺會議到張無忌離開政治舞臺,時間的短促使得張無忌的名聲幾乎不可能受到致命打擊。
大量有關張無忌如何倒行逆施,眾叛親離,走向滅亡的記載都出自明朝史官的虛構。
不幸的是,根據這些記載,臺灣史學家楊佩佩重構了張無忌在濠州如何在朱元璋的陰謀下一步步被孤立和反對,最終去職的過程。
這些富有想象力的描述很難符合真實的時間表。
根據可信的記載,張無忌大概在1358年八月帶著趙敏秘密來到濠州視察,在那裏他意外地發現野心勃勃的朱元璋囚禁了他的主帥韓林兒,篡奪了明教東部軍團的最高統治權。
面對政治生命即將被斷送的前景,朱元璋進行了一次大膽之極的冒險。
當天夜裏,朱元璋以宴請張無忌的名義,用藥物將他迷暈。
暈倒的張無忌和趙敏在黎明時被放入馬車中,由朱元璋的部將廖永忠駕車,而朱元璋率領心腹部將大張旗鼓送到城外,造成已經教主離開濠州,前往應天視察的假象。
在廖永忠“護送”張無忌和韓林兒的路途中,當他們乘船渡過揚子江時,船意外傾覆,導致張無忌和韓林兒一起被溺死在揚子江中,而或許在此之前很久這位武術大師已經被殺。
這次謀殺的細節永遠是個謎。
在這件事情幾年後被披露時,朱元璋已經擁有了無可動搖的實力,他輕描淡寫地指責廖永忠沒有保護教主周全,不久後又借機處死了這位知情者。
同張無忌一起被俘虜的趙敏則由於其特殊身份長期被秘密囚禁,朱元璋利用她做誘餌,命令詐降的田豐等人刺殺了察罕帖木兒。
在明朝建立後的1371年,為了籠絡她的哥哥擴廓帖木兒,33歲的趙敏被迫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爽。
1396年,當朱爽死後,趙敏被迫殉葬,結束了悲劇性的一生。
張無忌的意外死去延緩了但沒有中斷明教日益壯大的政治事業。
正如上文所論述的,張無忌和明教中樞並不實際掌握軍權,他的消失僅僅是打擊了明教徒的士氣,卻並未使他們變成一團散沙。
朱元璋對張無忌的暗殺當然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如果當時這一罪行被揭露,他將被憤怒的教眾撕成碎片。
但只要這一點能夠保證機密,張無忌的死絕不會妨礙朱元璋安享數十萬軍隊的效忠。
為了掩蓋張無忌的死亡——由於其無與倫比的武術造詣,沒有人相信他會自然死亡或戰死——朱元璋偽造了張無忌的書信,聲稱將放棄教主之位而和趙敏隱居,並將這一職位傳給楊逍。
這是遵循一位老學者的教誨:“高高地築起城墻,廣泛地囤積糧食,但是暫時不要競爭教主。”
朱元璋此時的聲望和實力還不足以參與教主的競爭,但他無疑很清楚,除了張無忌,沒有人能夠坐穩這個位置,而楊逍的無能早在三十年代就已經很明顯了。
教主之位的另一個競爭者韋一笑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